|
 |
食品也有了“身份证” 条形码可追溯到产品源头 |
3月11日讯 你知道食品包装上的条形码,除了用于结账,还能实现产品的源头追溯吗?北京市工商局局长张志宽今天上午做客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时说到,本市的畜禽产品和部分蔬菜完全利用RFID技术,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追溯。
条形码就是食品的“身份证”
张志宽说,现在首都市场实际上有几个条码,一个就是大家常见的商品包装上的条形码;另外还有一个电子码,是全国推广的一种电子的监管码;第三种是在畜禽产品和部分蔬菜完全利用RFID技术,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追溯。首都市场有三种追溯方式,有的商场设定了扫描条形码,可以读取商品当中最原始的基本信息,实现了我们对商品是否真实的一种了解。通过这种追溯系统,我们可以很方便的了解到这件商品产自那里,如果是食品原料,甚至可以追溯到具体是哪家农户进行的种植。
北京市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进步巨大
在谈到我市食品安全保障问题时,张志宽说,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推进食品安全的准入制度,信誉体系的建设,食品安全四大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今年又进一步的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通过对奥运食品安全体系的建设来惠及首都市民,通过奥运食品安全的管理,全面提升首都的食品安全;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在全市建立监督系统,首都市民当中的市场监督员已有8570多名,街道监督员、食品安全的信息员、农村的大学生村官都已经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的领域里。
张志宽还透露,到现在为止本市食品安全总体合格率是96.17%,其中列入过敏经济计划中的六大类已经达到了97.18%,本市食品安全保障取得了巨大进步。
我市农村食品安全机制实现城乡统筹
对于农民朋友关心的农村食品安全保障问题时,张志宽说,农村的食品安全和城里是一样的,实现城乡统筹,是平等的。市工商局也在农村采取了很多措施:建立农村食品安全监督协调制度,比如说,有八千多名监督员主要来自农村,发挥着市场监督的作用;出台食品安全举报的奖励制度,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工作里来;加快农村地区四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包括食盐的配送,实现专车专人定点提供食盐,百分之百的覆盖率;还有农药的物流配送,控制高污毒农药的使用,不让高毒农药流入北京农村市场等等。
|
2008-3-11 |
|
|